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搞创作? ——《白色绵羊里的黑色绵羊》新书分享会
Hide
艺术创作所运用的心理机制是非常复杂的,它调动的远远不是你在日常生活里使用的东西,而是很多另外潜藏在你内心深处的东西,自己也尚未了解的东西。
——双雪涛《白色绵羊里的黑色绵羊》
2022年年底,我们出版了小说家双雪涛的首部杂文集,在这本书里,他分享了自己十年写作中的经验与心得、对电影与文学两种媒介的理解与认识,让我们愈发体会到创作的挑战与魅力。——
在看似人人都能成为创作者的当下,什么算是创作?创作,是能学习的吗,可以传授经验吗?人工智能高度发展的未来,chatGPT是不是也能学会“创作”?面对多种媒介的激烈竞争、外在复杂环境的制约, 今天的创作者,面对的最大难题是什么?
带着这些问题,我们发起了一次创作者的聚会,邀请喜剧人鑫仔,作家贾行家、双雪涛、吴琦四位嘉宾一起,在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,聊聊在今天,我们应该如何继续搞创作。
双雪涛
小说家
鑫仔
单立人喜剧签约创作者
贾行家
作家
吴琦
单读主编,播客《螺丝在拧紧》主播
(1年前)
(1年前)
(1年前)
(1年前)
(1年前)
(1年前)
创作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,每一位作者对创作的认知都不同。大部分的类型小说都是在进行具象化的描写,作者会把隐喻变得具体。当把隐喻变得强烈时,其实就是把平凡无奇的小事写得直抵灵魂,深挖事件背后的逻辑和情感纽带。通过这种方式让作品得到升华,这是创作的意义。 写小说不是特别困难的事。不需要大量的资源和成本,一张桌子一支笔就可以写一个作品。但是如果想完成一个非常好的作品,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不断吸收各类知识,不停地训练。文学仓作需要极高的耐性,相比于快销文化,文学创作、戏剧创作需要精心地打磨。但前提是需要正视自己的作品,哪怕对这个作品没有自信,也要不断调整和反思,逐渐给最初的骨架填上肌肉和纹理、血管和经脉。